1983年的3月要結束了,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4月1日,美聯社的菜鳥記者貝里斯(Fred Bayles)決定寫一篇稿子,向社會大眾介紹愚人節的起源。那年頭沒有網際網路,自然也沒有維基百科跟辜狗大神,新聞記者也還不是容易矇混的職業。貝里斯要嘛自己上圖書館,要嘛得請個專家來做採訪。於是他撥了一通電話給波士頓大學,打算找一位專業的歷史學者,來幫忙解惑。
波士頓大學請來的是該校的歷史系教授──喬瑟夫‧柏斯金(Joseph Boskin)。這位學者寫過一些關於幽默與社會文化的論文,還出版了一本相關的專書,找他來講愚人節的起源,看上去是挺合適的。而在接下來的採訪電話裡面,這位教授也正經八百地向貝里斯講述了一個歷史故事。
「嗯,說到這個愚人節的源頭,咱們得談談羅馬帝國。」
羅馬帝國?愚人節的歷史有這麼悠久啊?貝里斯一邊唯唯稱是,一邊敲打著鍵盤。打字機的撞針不斷碰擊色帶,發出連串的喀喀聲響。
「這個……君士坦丁你知道吧?君士坦丁大帝呢,他的宮廷裡有一幫弄臣。」
蛤?弄臣(jester)?這聽起來像是個中世紀歐洲的歷史名詞耶。貝里斯的心底或許曾經升起過一絲懷疑,或許沒有,他的雙手總之仍在打字機上飛快運作,喀喀喀喀,白紙上浮現了「弄臣」的英文單字。
而教授的故事是這麼說的:羅馬帝國時代的君士坦丁大帝,平時被他的弄臣逗得頗為開心。為了犒賞這幫傢伙,他決定讓宮廷弄臣們推派人選,坐上他的位子,來當個一日皇帝。
弄臣的代表,很快就被選出來了,他的名號叫作枯苟(King Kugel)。這位小丑皇帝登基以後,立刻就把握住機會,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節日。他下詔宣布:從今以後,全國老百姓都要模仿宮廷弄臣,用荒謬的言行,來慶祝這荒謬的一天──這就是愚人節的由來啦!
「哭狗?呃,教授,請問……哭狗該怎麼拼呢?」
k-u-g-e-l,教授慢條斯理地在電話那頭唸出了五個字母,貝里斯的打字機也跟著響起了五個短促的單音節,k-u-g-e-l。
「你要知道,」教授補充說道:「那個時代的宮廷弄臣哪,其實都是真正的智者。他們時常把自己的高瞻遠矚,透過幽默的方式表達出來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4月1號其實是個嚴肅的日子。聰明的 Kugel 為什麼要設計出愚人節呢?一定有他的用意在裡面的。」
貝里斯聽得似懂非懂,但他還是把教授的話給記下來了。在那通訪問電話裡面,教授同時談到他對美國人逐漸喪失幽默感的焦慮。「我們應該要重新振作起愚人節的氣氛,把愚人節重新帶回到美國的文化裡面」,柏斯金教授嚴肅地說道。
掛上電話,貝里斯從打字機裡抽出了他的訪問稿。 Kugel ──這個奇怪的名字,跟奇怪的愚人節,大概算是挺相稱的吧。就這樣,貝里斯回去完成了他的稿子,這篇文章隨後又發布給許多的美國報紙,小丑皇帝 Kugel 與愚人節的故事,就這麼流傳開來了。
Kugel 是誰呢?1983年的4月1日,從各家報紙上讀到這篇文章的美國人,包括那些研究羅馬帝國的歷史學者,心裡想必都浮現了同樣的疑問──羅馬時代的弄臣,竟然是愚人節的創造者?這真是聞所未聞的故事。這段歷史,究竟記載在那一部文獻當中呢?
另一些媒體對 Kugel 大感興趣,包括了知名的談話節目NBC「今日秀」(Today Show),他們紛紛致電波士頓大學,想請伯斯金教授來跟觀眾深入地談談 Kugel ,以及愚人節的歷史源起。
那廂,波士頓大學裡的上課鐘剛剛響起,柏斯金教授樂呵呵地走進了教室。這堂課的名字叫作「媒體與社會變遷」(Media and Social Change),教授把今天的講課進度給擱了下來,並且開始跟同學們談論起 Kugel ──這種鹹布丁是猶太人的傳統料理,在紐約也頗負盛名,從烤箱裡頭熱騰騰地端出來,好吃的不得了。「到底是哪個紐約出來的記者,會不知道 Kugel 是什麼東西啊?」在教授的眼裡,這件事情顯然比愚人節本身,還要更荒謬一點。
是的,小丑皇帝的故事,其實全是教授瞎扯的。在那堂課上,柏斯金教授將這場惡作劇的過程和盤托出,而他想藉著這個例子凸顯的是:這個時代,媒體是如何輕易地將一個笑話或謠言給弄假成真。「無論你聽見什麼,你都應該要保持懷疑」,說完了這個故事以後,柏斯金教授如此告誡他的學生。
但,並不是所有人都把這件事情當成一個單純的愚人節笑話,或者像柏斯金教授那樣,覺得這個案例饒富教學意義。當美聯社的編輯知道他們的記者被唬弄了以後,旋即拿起了電話,怒氣沖沖地質問柏斯金教授:你憑什麼編造出一個謊言,來糟蹋一個年輕記者的職業生涯呢?兩個禮拜以後,美聯社發布了另一篇報導,譴責了這位大學教授的胡鬧。
柏斯金對美聯社的批評不以為然。他的看法,大抵是這樣的:新聞媒體輕易地接受權威人士的意見,沒有一絲一毫的懷疑,這件事情本身就是錯誤的。不管是什麼樣的消息來源,傳媒都有一點基本的查證義務。而且在他看來,這個滿是破綻的故事,早該在報社的審核機制裡面,被推敲出來才對呀。
歷史學者胡謅了一樁歷史故事,向報社開了一個愚人節的玩笑,會不會有點過火呢?是教授辜負了社會大眾對於專業的信賴,還是記者辜負了這份職業本來的期待呢?
無論你怎麼看待柏斯金教授的惡作劇,後來的波士頓大學生,總之是覺得這個故事還蠻不賴的。2009年的愚人節,他們又找上了柏斯金教授,讓他在攝影鏡頭前面,重新「胡謅」了一次小丑皇帝的故事。
至於那位被捉弄的記者──貝里斯先生呢?令人慶幸的是,他的職業生涯並沒有因為這個愚人節的玩笑,而蒙受太多損失。事實上,也就是在2009年,他收到了波士頓大學傳播學院的聘書,成了柏斯金教授的同事,這兩個昔日冤家,還曾經約出來共進午餐呢!
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嗎?
或許還沒。因為柏斯金教授當年信口胡謅的 Kugel ,其幽靈仍然飄盪於人世之間──當1983年,那個「小丑皇帝」的故事見報以後,人們便很難再阻止它的擴散蔓延了。後來, Kugel 的故事,在許多地方都被人們信以為真。比方說,一直到今天,你還是可以看到一些中文世界的網路媒體,引用了一位波士頓大學教授關於「庫格爾」的見解,煞有介事地說明愚人節的起源。
讀到這裡,你想起的是老教授「不要輕信任何言說」的教訓,或者仍然想責備他當年的那場愚人節惡作劇呢?
--
"Ideas, no matter how stupid they are, can spread like wildfire" -RSD Tyler.
留言列表